出發前
去年底決定了要去德國考察之後,今年1月份就開始聯繫考察行程的安排。
本來KT很有效率的打算幫我們安排3月去,但是因為修法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便決定延到7月以後,沒想到正值德國人7、8月份都渡假去了(放假皇帝大),於是最後決定在9月。
決定了日期之後才發現剛好撞上慕尼黑的啤酒節,一來我不愛喝啤酒不愛湊熱鬧,二來旅館又貴又難訂,還好最後找到了民宿,雖然每天還是要超過100歐元也不供早餐,但搭地鐵離市中心10分鐘以內已經可以接受了。
出國考察一大堆雜七雜八的事情都要自己負責,包括行程安排、機票、住宿,最傷腦筋的還是實質的議題。這次考察除了德國以外,又「順道」去瑞士,加起來總共要去11個不同的機構拜會(已經扣掉好幾個取消的),跑5個不同的城市,非常「充實」的行程。
出發前又不想去了,去年去加拿大考察也是一樣(現在看去年加拿大的行程覺得相較之下很輕鬆,呵),一直想說,我能不能不要去了呀,雖然這次不是一個人,除了KT到歐洲跟我們會合之外,還有同事慧玲從台北跟我一起去,但是堆積如山的工作加上我的破英文,讓我覺得舉步維艱--要跨出去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一碰到棘手的事就想要拖、想要逃避的壞毛病又出現了,但是像這種躲不過的事情,只好硬著頭皮去面對了。(然後催眠自己說,這次是人人稱羡的歐洲考察行程呀!)
議題到出發前一天才完全OK,行李也是拖到前一兩天才整理(想要盡量輕便但行李還是快要20公斤),感謝柏昇大方的借我筆記型電腦,科長送我去機場,出發前比較不擔心了(因為來不及做的準備已經沒辦法也不用再做了),就這樣出發囉~
9/16 阿姆斯特丹機場轉機
出發前機位出了一點問題,去程的華航機位原本OK了,但是又被取消了(之前華航才出了一點小意外大家還是不怕,照樣客滿),後來沒辦法改成經阿姆斯特丹轉機到柏林,但轉機等待的時間比較長,差不多6小時,原本打算先抵達柏林市區觀光,變成阿姆斯特丹機場免稅店之旅(那時沒想到我們辦的歐洲申根簽證可以出境去市區逛逛)。機場免稅店有很多可愛的東西,鬱金香、風車、鞋子,好多東西都很想帶回家,但無奈這才是我們的第一站。聽到機場廣播說阿姆斯特丹飛台北的班機要起飛,還真想搭那班飛機回家。
9/16 9/17 德國柏林
好不容易快5點抵達了柏林,駐德經濟組的林秘書來接機,安排了6點的晚宴,於是下機後開車直奔餐廳,連梳洗一下的機會都沒有,很狼狽的就前往餐廳。柏林的天氣很好,穿著從台北來的夏天的穿著也不覺得冷。晚宴除了我們這一「團」(2人可以算一團嗎)之外,還有另外3個到德國的考察團,其中包括台中縣長帶的一大團,8點還要趕著去看歌劇。晚宴迎接我們的是豬腳大餐,因為在飛機上亂吃亂吃了一大堆又沒消耗什麼熱量,只能望著豬腳跟香腸興歎。秘書跟我們聊天聊到,部裡的人都是真的來考察的,但有些人遊萊茵河叫做考察水利工程,看風車叫做考察風力發電之類的,完全是觀光團(而且通常這種團都還帶一大堆人),浪費國家公帑。晚宴中還有當地的人談到我們這次要去拜訪的音樂團體之一GEMA,說GEMA很會收錢,惡名昭彰。
晚宴結束後回到飯店,據說是上百年的飯店,雖然有電梯,但停的地方是在兩層樓中間,也就是說還要搬行李搬半層樓,慧玲的行李超過25公斤,我的也不輕,今天晚上還有林秘書幫忙,明天離開時我們就要自求多福了。林秘書送我們到飯店check in之後,我們在柏林的行程就「自生自滅」了。KT預定在波昂跟我們會合,所以第一天在柏林的考察行程我們要自己跑。
第一天晚上洗完澡之後就睡死了,可能還有點時差,加上飛機坐了很久很累,慧玲後來跟我講話還有吹風機忘了調電壓差點燒掉我都沒知覺,第一天晚上睡得很好,一覺到天亮也沒有做惡夢。
隔天下午開始第一個考察行程,拜訪德國的鄰接權團體GVL。早上在飯店附近逛逛,飯店附近就是非常熱鬧的名店精品區褲襠街(Kurfurstendamm),只可惜我們沒有時間跟心情逛(其實是,我也不愛逛街,哈)。中午在那條街上吃了一家壽司店,點了蝦跟鰻魚的壽司,出乎意料的很好吃耶,不過我們趕時間沒能好好享用。吃完午餐搭車到GVL,那邊是超級高級的住宅區,再加上柏林的好天氣,我們提早到了在附近散散步,覺得心情超級舒暢的。GVL接待我們的Tilo是一位巨人,很高很親切,參訪結束後,我們的一小袋宣導品換來一人一片CD,受寵若驚,Tilo知道我們沒有時間在柏林市區觀光,便很熱心的開車在我們去逛逛,一路上一直幫我們介紹,也到布蘭登堡城門逛逛拍了照,至少可以說「我來過柏林了」。
完成了第1件任務後,心放下了一半,當然我的破英文還是一樣沒救,還好慧玲會講德文,拉近了彼此一些距離,而且Tilo真的很親切也很熱忱的接待我們,說要事後email給我們的資料也說到做到。嗯,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啦。
Tilo送我們回飯店後,便繼續趕赴下一站,波昂。
9/17 9/18 德國波昂
從柏林搭飛機到科隆/波昂機場,慧玲聯繫了她的「阿伯」來接機,「阿伯」帶了一隻活蹦亂跳的狗來,我和狗狗一起坐在後座,這隻小狗很沒安全感,一直想爬到前座,只要他的主人稍微離開車子一下就發出嗚咽聲,像是被拋棄了一樣。因為「阿伯」的衛星導航系統亂帶路,不像Tilo的又是大螢幕又能準確地指示,我們迷路了1個半小時好不容易才到達飯店。「阿伯」在車上也跟我們聊到GEMA,再次確認了GEMA的惡名昭彰,還跟我們說這點不好,台灣不要學德國:P
隔天早上拜訪VG BILD-KUNST,是管理美術、攝影及影片著作的團體。這天的天氣跟在柏林時的好天氣有天壤之別,又下著雨,提早到的我們沒辦法在外面閒晃太久,於是先敲門進去。本來跟KT約好在那邊碰面,但是KT並沒有依約出現,VG BILD-KUNST的人告訴我們,KT沒有搭上飛機!儘管如此,在那邊的訪問也還算順利,接待我們的小姐Dr. Schierholz非常熱心的說明,還請我們吃午餐。我們去吃的附近一家義大利麵,很好吃呢,這樣的小店大概只有在地人會來吧。其實我最怕像這樣一起吃飯,還要一邊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語言聊天,常常會食不知味。去年去加拿大的時候,著作權委員會的Mr Bouchard說我講話都不超過5分鐘,有時候他講的笑話聽不太懂我也沒笑,實在很不禮貌。用中文我都不太愛講話了,更何況是英文 >_< 但要跟人家建立關係,學會「交際應酬」,多一點互動、多一點表達自己的想法跟意見,真的很重要。
午餐結束後,漫步到市中心波昂大學那一帶,也就是慧玲的母校。我們刻意留了半天的空檔,可以在波昂市區晃晃。這一天的天氣很怪,一會兒下大雨、一會兒出大太陽,我們只好趁著下雨的空檔拍拍照。後來我們又到貝多芬的家參加,貝多芬在波昂出生,這裡保存的是他的老家,在附近的廣場就矗立著貝多芬的銅像,但他的家卻花了我們一番工夫、問了好幾個人才找到,小小的、不起眼的房子。從這一天下午就開始「負重訓練」,從VG BILD-KUNST拿了一大堆資料,還有我多杯了一罐水,讓我的包包非常沈重,再加上筆記型電腦,讓我不禁想到,去爬雪山時背的沈重行囊。那次去爬山,走路走很久對我來說並不是很大問題,最辛苦的是背包太重,所以在三六九山莊卸下大背包換上小背包攻頂的那段路,走起來就愉快多了。我爬山也不太需要喝水,後來都是別人幫我喝水減輕重量。
波昂市區的匆匆一瞥加上負重訓練結束後,接著又要趕往下一站:慕尼黑。
9/18~9/23 慕尼黑
慕尼黑的機場跟柏林、科隆/波昂的機場比大很多,顯得嶄新氣派許多。慧玲透過私人關係聯繫了外交部駐慕尼黑的羅組長來接機,一出機場我就看到了可疑的東方面孔,但對忘了一眼沒有反應,直到慧玲又打了電話才確定是他,羅組長說以為我們是日本人。羅組長二話不說,很有效率的把我們送到在慕尼黑的落腳處,民宿的主人Ackermann太太很熱忱的歡迎我們,跟我們解說屋裡的一切。但說實在的,那時我已經頭昏了,只想休息。房子雖然不算小,但其實只有一個房間裡有一張單人床,委屈了慧玲睡在客廳舖的床墊。在慕尼黑要住5個晚上,雖然不是很滿意,但至少不用再像前兩天一樣,每天都要收行李、搭飛機趕往下一個地方。睡前準備了一下明天要趕場拜會3個機構的議題,明天KT會出現嗎?
慕尼黑第1天~滿滿的拜會行程
在慕尼黑安排了3天的拜會行程,本來總共要拜會6個機構,早上下午各1個,但因為聯絡問題少了1個,還有1個機構因為時間問題,所以最後變成第一天跑3個機構、第2、3天都只有早上要去1個機構,下午就空出來了。在慕尼黑的第1天拜會是滿檔的行程,早上去專利商標局,著作權的監督也是在專利商標局的管轄範圍內,拜會前先跟翻譯則儒約了見面,稍微溝通一下。到專利商標局時KT終於出現了(住在430歐元一晚的旅館呢),整個拜會的過程溝通還算順暢,翻譯翻得很好,大致上都可以傳達我們的意思,一直進行到超過快1點才結束。感覺主管機關跟團體的關係良好,團體內部的總會、董事會也都會派員參加,事先了解團體的重大決議,如果有需要團體配合的事項,通常不需要動用行政處分,團體就會配合。因為事先花了很多時間讀德國的法律,這次的訪談有比較深入,覺得滿有收穫的。接著就趕場去語文著作的團體VG WORT,接待我們的Mr Greenwood知道我們趕場,特別幫我們準備簡單的午餐,還做了簡報,讓我們可以有餘裕一邊吃東西、一邊聽簡報,有疑問時再提出來,非常貼心,最後也回答了我們事先準備的問題。接著又趕往歐洲專利局EPO,了解他們現在正在做的ECAP計畫,以及我們是不是有機會可以參加相關的訓練。一天消耗了3個行程,感覺輕鬆許多,任務完成快一半了。晚上也不用搭飛機趕赴下一個城市,感覺比較愜意,開始拿出旅遊書來規劃這幾天的空檔以及週末假期。
慕尼黑第2天~GEMA
第2天要拜會的是德國最大的著作權仲介團體GEMA,慕尼黑的溫差滿大的,早晨都很冷,我們在寒風中尋找GEMA的大門。好不容易看見"GEMA"四個大字,原來那邊一大棟都是GEMA的,但是對於哪裏是入口仍很疑惑。奇怪,來德國拜會了幾個機構,都在找他們家的門在哪裡,有好幾個地方,明明就找到地址了,但就是不得其「門」而入。還好KT出現了,帶著我們進去。GEMA接待我們的是國際部的人,一位主管,一位是算德國人中難得愛講笑話很幽默的先生,另一位是笑容甜美的小姐。從訪談的過程中,給我的感覺是GEMA作風很強勢,分工很細,所以我問的問題,他們還要問過相關部門的人員才能答覆我。午餐在GEMA的員工餐廳用餐,一進去就感覺用餐環境很棒、窗外視野也很好,菜色也不用說,從沙拉主菜到甜點都不錯,而且都幫我們安排好,不用傷腦筋點菜。出國點菜真是很麻煩的事情,菜單看不懂,經過解釋之後,還是只能大概選擇魚啦、雞啦之類的,至於還加了什麼佐料、煎煮炒炸完全不在預期中。用餐完覺得GEMA的員工好幸福ㄚ...有很棒的員工餐廳。結束了在GEMA的拜會之後,下午是空檔,我們去慕尼黑的地標--聖母教堂附近逛,從GEMA那裡走過去不會很遠,於是我們就步行前往。KT下午就回飯店繼續「工作」,他問慧玲聖母教堂那附近有什麼好逛的,KT說他出來工作幾乎都只有工作,不會順便觀光,因為一個人也沒什麼好玩的,如果要玩就要帶家人一起去度假才好玩。KT說的沒錯,有美好的風景、新奇的事物,如果沒有心愛的人可以分享,真的是沒意思。那天早上出門時已經刻意減輕背包的重量,但是從GEMA又拿回一大堆重的要命的資料,我們又不想先回去放東西再出來逛,於是又是邊逛街便進行負重訓練。城市裡有一條美麗的河感覺真的是不一樣,慕尼黑有Isar河流過,附近的風光就特別的美。聖母教堂附近的廣場超熱鬧的,上班時間還是很多人穿梭,我們就在附近沒有目的的東逛西逛,還經過附近一個市場,不知不覺又走到火車站附近,東晃西晃也走了一大段路呢。晚上回到住的地方附近找東西吃,記得房東太太跟我們說過附近有餐廳,但是沒有注意聽在哪裡,找了半天不得已到附近一家蒙古烤肉的中國餐廳吃飯,到國外不太想吃中國餐廳,但因為不想再走了,想說進去就算給他騙一次也無所謂。餐廳裡生意還不錯,裡面還滿多外國人的呢,裡面有蒙古烤肉、一些炸物、炒飯炒麵、壽司等,除了貴一點跟我們沒有那麼大胃口吃之外,還可以接受啦。餐後照外國中國餐廳的慣例,拿到了幸運餅乾,我把它收到包包裡。
慕尼黑第3天~Max Planck Institute
第3天要拜會的是馬普智慧財產權研究機構(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etition and Tax Law),接待我們的Peter負責亞洲的事務,會說中文,把我嚇了一跳,他介紹了研究機構的概況,跟慕尼黑智慧財產權法律中心,該中心是由4個機構(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etition and Tax Law, the University of Augsburg, th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and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School)合作,設有專門研究國際智慧財產權的LLM的program,課程都用英文上課,看起來是個研究智慧財產權的好地方,應該比光去美國讀書可以更具有國際的視野,除了學費每年要2萬6歐元很貴之外,還滿讓人心動的,目前還沒有台灣去的學生喔,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邊
http://www.miplc.de/llm/。在那邊還跟Dr Lewinski討論了一些著作權集體管理的問題,聽KT說這位教授目前正協助越南訂定集體管理的法律,有關集體管理團體定義的問題討論了很久還是沒有解除我心中的疑惑,總覺得怎麼訂都有可以規避的漏洞,難道是人家德國人不會一天到晚想去鑽法律漏洞所以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嗎?很多文化、社會環境的差異,還是要留待自己思考要如何解決,了解了人家的制度跟實務運作之後,更困難的是要如何參考借鏡來解決我國的問題。也許就像副座說的,這個市場如果是歪曲的,我們能做的只是盡力導正不要歪那麼多,就已經功德無量了,不可能完全導正到理想的境界。我常常一直看到問題,就一直陷在問題裡面,覺得不管哪一種解決方式都有它的問題在,但是又想不出盡善盡美的方法。其實只要「朝著比較好的方向發展」就好了,要求完美只會自找麻煩,還是要學會跟現實妥協。下午去參觀德意志博物館跟市區閒晃,不得不承認我的方向感實在是不怎麼樣,連續兩天走差不多的路還是會迷路。這天的負重訓練改成背外套,因為天氣一下子變的很熱,外套完全無用武之地。
在德國的拜會行程結束了,整體來說,德國人都滿認真準備我們事先準備好的問題,所以我們的 「收穫」很多,尤其是資料拿了一大堆。德國的城市的環境還不錯,唯一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抽菸的人很多,抽菸的女生、年輕人都很多,公共場所像是地鐵站、餐廳也都沒有禁煙,常常一陣煙味吹過來把我燻死,我最受不了這個,原來在台灣還算是好的呢。
再來就是周末假期,安排要去期待已久的新天鵝堡參觀,小時候同學送我新天鵝堡1000片的拼圖,拼好之後一直掛在我的房間,終於有機會可以一睹廬山真面目啦。
(待續)